Skip to content
 编辑

Testing

测试

本文介绍了如何在内核中测试 Rust 代码。

有三种测试类型:

KUnit 测试

这些测试来自 Rust 文档中的示例。它们会被转换为 KUnit 测试。

使用

这些测试可以通过 KUnit 运行。例如,在命令行中使用 kunit_toolkunit.py):

./tools/testing/kunit/kunit.py run --make_options LLVM=1 --arch x86_64 --kconfig_add CONFIG_RUST=y

或者,KUnit 也可以在内核启动时以内置方式运行。获取更多 KUnit 信息,请参阅 KUnit - Linux Kernel Unit Testing。 关于内核内置与命令行测试的详细信息,请参阅 KUnit Architecture

要使用这些 KUnit 文档测试,需要在内核配置中启用以下选项:

CONFIG_KUNIT
   Kernel hacking -> Kernel Testing and Coverage -> KUnit - Enable support for unit tests
CONFIG_RUST_KERNEL_DOCTESTS
   Kernel hacking -> Rust hacking -> Doctests for the `kernel` crate

KUnit 测试即文档测试

文档测试(doctests)一般用于展示函数、结构体或模块等的使用方法。 它们非常方便,因为它们就写在文档旁边。例如:

/// 求和两个数字。
///
/// ```
/// assert_eq!(mymod::f(10, 20), 30);
/// ```
pub fn f(a: i32, b: i32) -> i32 {
    a + b
}

在用户空间中,这些测试由 rustdoc 负责收集并运行。单独使用这个工具已经很有价值, 因为它可以验证示例能否成功编译(确保和代码保持同步), 同时还可以运行那些不依赖内核 API 的示例。

然而,在内核中,这些测试会转换成 KUnit 测试套件。 这意味着文档测试会被编译成 Rust 内核对象,从而可以在构建的内核环境中运行。

通过与 KUnit 集成,Rust 的文档测试可以复用内核现有的测试设施。 例如,内核日志会显示:

KTAP version 1
1..1
    KTAP version 1
    # Subtest: rust_doctests_kernel
    1..59
    # rust_doctest_kernel_build_assert_rs_0.location: rust/kernel/build_assert.rs:13
    ok 1 rust_doctest_kernel_build_assert_rs_0
    # rust_doctest_kernel_build_assert_rs_1.location: rust/kernel/build_assert.rs:56
    ok 2 rust_doctest_kernel_build_assert_rs_1
    # rust_doctest_kernel_init_rs_0.location: rust/kernel/init.rs:122
    ok 3 rust_doctest_kernel_init_rs_0
    ...
    # rust_doctest_kernel_types_rs_2.location: rust/kernel/types.rs:150
    ok 59 rust_doctest_kernel_types_rs_2
# rust_doctests_kernel: pass:59 fail:0 skip:0 total:59
# Totals: pass:59 fail:0 skip:0 total:59
ok 1 rust_doctests_kernel

文档测试中,也可以正常使用运算符 ? ,例如:

/// ```
/// # use kernel::{spawn_work_item, workqueue};
/// spawn_work_item!(workqueue::system(), || pr_info!("x\n"))?;
/// # Ok::<(), Error>(())
/// ```

这些测试和普通代码一样,也可以在 CLIPPY=1 条件下通过 Clippy 进行编译, 因此可以从额外的 lint 检查中获益。

为了便于开发者定位文档测试出错的具体行号,日志会输出一条 KTAP 诊断信息。 其中标明了原始测试的文件和行号(不是 rustdoc 生成的临时 Rust 文件位置)

# rust_doctest_kernel_types_rs_2.location: rust/kernel/types.rs:150

Rust 测试中常用的断言宏是来自 Rust 标准库(core)中的 assert!assert_eq! 宏。 内核提供了一个定制版本,这些宏的调用会被转发到 KUnit。 和 KUnit 测试不同的是,这些宏不需要传递上下文参数(struct kunit *)。 这使得它们更易于使用,同时文档的读者无需关心底层用的是什么测试框架。 此外,这种方式未来也许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测试第三方代码。

当前有一个限制:KUnit 不支持在其他任务中执行断言。 因此,如果断言真的失败了,我们只是简单地把错误打印到内核日志里。 另外,文档测试不适用于非公开的函数。

作为文档中的测试示例,应当像 “实际代码” 一样编写。 例如:不要使用 unwrap()expect(),请使用 ? 运算符。 更多背景信息,请参阅:

https://rust.docs.kernel.org/kernel/error/type.Result.html#error-codes-in-c-and-rust

#[test] 测试

此外,还有 #[test] 测试。与文档测试类似,这些测试与用户空间中的测试方式也非常相近,并且同样会映射到 KUnit。

这些测试通过 kunit_tests 过程宏引入,该宏将测试套件的名称作为参数。

例如,假设想要测试前面文档测试示例中的函数 f,我们可以在定义该函数的同一文件中编写:

#[kunit_tests(rust_kernel_mymod)]
mod tests {
    use super::*;

    #[test]
    fn test_f() {
        assert_eq!(f(10, 20), 30);
    }
}

如果我们执行这段代码,内核日志会显示:

KTAP version 1
# Subtest: rust_kernel_mymod
# speed: normal
1..1
# test_f.speed: normal
ok 1 test_f
ok 1 rust_kernel_mymod

与文档测试类似,assert!assert_eq! 宏被映射回 KUnit 并且不会发生 panic。 同样,支持 ? 运算符, 测试函数可以什么都不返回(单元类型 ())或 Result(任何 Result<T, E>)。例如:

#[kunit_tests(rust_kernel_mymod)]
mod tests {
    use super::*;

    #[test]
    fn test_g() -> Result {
        let x = g()?;
        assert_eq!(x, 30);
        Ok(())
    }
}

如果我们运行测试并且调用 g 失败,那么内核日志会显示:

KTAP version 1
# Subtest: rust_kernel_mymod
# speed: normal
1..1
# test_g: ASSERTION FAILED at rust/kernel/lib.rs:335
Expected is_test_result_ok(test_g()) to be true, but is false
# test_g.speed: normal
not ok 1 test_g
not ok 1 rust_kernel_mymod

如果 #[test] 测试可以对用户起到示例作用,那就应该改用文档测试。 即使是 API 的边界情况,例如错误或边界问题,放在示例中展示也同样有价值。

rusttest 宿主机测试

这类测试运行在用户空间,可以通过 rusttest 目标在构建内核的宿主机中编译并运行:

make LLVM=1 rusttest

当前操作需要内核 .config

目前,它们主要用于测试 macros crate 的示例。

Kselftests

Kselftests 可以在 tools/testing/selftests/rust 文件夹中找到。

测试所需的内核配置选项列在 tools/testing/selftests/rust/config 文件中, 可以借助 merge_config.sh 脚本合并到现有配置中:

./scripts/kconfig/merge_config.sh .config tools/testing/selftests/rust/config

Kselftests 会在内核源码树中构建,以便在运行相同版本内核的系统上执行测试。

一旦安装并启动了与源码树匹配的内核,测试即可通过以下命令编译并执行:

make TARGETS="rust" kselftest

请参阅 Linux Kernel Selftests 文档以获取更多信息。